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信息学部主任,高级讲师,高级技师;工业与信息化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业与信息化行指委中职分委会委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裁判; 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专家;领衔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等5个省市级名师大师工作室;主编出版专业教材13本,获各类专利软著26项,曾获浙江省技术能手、浙江省春蚕奖、浙江工匠、浙江省中职名师等荣誉称号
潜心发展,领军教师引示范
王恒心老师作为名师和技能大师两者相融合的“双师型”领军教师,他凭借行业和教育领域的双重影响力,引领团队教师成长,推进职教改革,促进专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
他以专业技能为立身之本,时刻关注前沿技术,不断攀登技术高地,先后取得高级技师、高级程序员、网络工程师等十几项职业技能证书和浙江省技术能手、浙江工匠、温州市首席技师、温州工匠等技能称号。他始终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坚持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将企业资源与课堂内容进行整合,倡导项目式教学,创新物联网专业“虚实理”一体化工程实训教学模式,以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先后获得浙江省中职名师、浙江省春蚕奖、温州市领军人才、温州市名教师、温州市优秀教师等先进荣誉,个人成长案例入选教育部首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作为教育部计算机行指委委员、工业和信息化行指委中职分委会委员,职教提升,区域联动,他奋勇争先。他认为要破解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诸多问题,“教师”是关键,在发挥自身榜样作用的同时,还要用心搭台,潜心指导,全心服务,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发展,通过构建、优组和提升“双师型”教师团队来撬动职教“教材”和“教法”的改革。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他的努力下,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物联网专业成功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并以此为抓手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
融合创新,双师团队储能量
在王恒心老师的带动下,学校物联网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团队教师通过工作室建设、课程教材开发、技能竞赛、实训设备研发、社会服务等途径在融合土壤中协同创新,不断孕育成果,不断储力前行。
1.构建名师、大师融合型工作室
王恒心老师以他所领衔的浙江省中职名师工作室、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温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温州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温州市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整合教育和行业两方面资源,引入高校、企业、行业专家,构建融合型多元团队。工作室成员、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在“工程行动”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在互补、互助、互勉、互通的过程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工作室成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摇蓝。近年来,团队教师中有1人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人获得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3人获得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4人获温州市首席技师称号。
2.开发精品课程及新型教材
王恒心老师和他的团队针对中职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组建了策划、开发、支撑、实施等子团队,以内外协同的方式开发线上线下课程。他们在开发过程中盘活行业资源,校企共同制订课程标准,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借行业之力为课程“保鲜”。在实战与磨合过程中,团队教师的行业视野被拓展,专业水准被拔高,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被提升。
近年来,团队教师以立体化、可共享、整体性为课程建设目标,通过互联网平台增强课程与资源的共享性,共建成《边做边学物联网技术》等6门线上课程,共获8项省、市级奖项。团队致力于新型教材开发,先后主编出版了《物联网硬件技术》等14部物联网及相关专业教材,其中4部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其中不乏有许多青年教师成为副主编、主编。这批教材不仅能很好地支撑专业课教学,还能服务于社会培训、职业启蒙和人工智能等素养提升教育。
3.聚焦技能竞赛
王恒心老师带领他的团队长年聚焦技能竞赛,充分利用竞赛平台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他的技能指导团队由首席指导师、主指导师和辅助指导师组成,其中首席指导师是以一对多的方式服务于多个赛项,主指导师是有2年以上带队经验的教师,辅助指导师是缺乏带队经验的青年教师。通过这一组合和循环滚动,整个团队的师资水平呈阶梯式上升。团队教师经历了市、省、全国各级竞赛高强度的集训指导工作,自身的技能水平、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资源和沟通能力都会得到质的飞跃。之与同时,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行业竞赛,参与各类赛项执裁,促使教师在“压力”和“动力”下成长。多年来,团队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担任国赛裁判6人次,先后承办了省市级各类大赛11场。
4.协同共研设备、共建实训室
王恒心老师带领他的团队针对国内各类实训设备不能适应物联网实训教学需求的痛点问题,通过校企双方的有效联动,研发了物联网升降式实训工位、物联网智能仓储等7款实训设备,建成智能仓储、智慧环境、智能家居、智慧农业、工业物联网等8个应用场景,定制开发了虚拟仿真系统和用于管理和教学的信息化系统,共获10项专利软著,产品被国内几十所中高职院校所引用。校企共建的实训中心集仓储、工程、研讨、体验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硬件、软件与环境的创新,有效承载了“虚理实”一体化工程实训教学模式创新,成为全国、全省的样板。在此过程中,团队教师的协作精神得以贯彻,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专业技能得以煅造。
5.协同创新服务社会
为重塑技术工人的技能价值和社会认知新形象,王恒心老师带领他的团队与温州市总工会合作,以行业技能竞赛为切入点,延伸到技能评价,形成技能大脑中枢,服务技能人才决策、精准培训、企业技能激励等方面,为建设技能型社会赋能。2020年他带领团队开发了温州市技能竞赛智慧平台,一方面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赛事从封闭到开放、观赛群体从小众到大众的两个转变;另一方面应用智能裁判和5G技术,提升办赛效能,实现跨区域和线上、线下相混合。2021年将平台升级到3.0版本,实现 “线下+线上”双平台竞技和“云端数字评判+互动全程展示+多元智能评价”三系统支撑的数字化职业技能竞赛新模式。与之同时,他们还与承担“技协帮”APP平台日常运营与维护,开展对接新技术领域的社会培训,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职业启蒙与体验活动,开展职工技术协作工作,研发了“物联化资产管理系统”“新型智能联网开关”等产品,共获各类专利软著46项。他们长期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协作与服务,不仅加强了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是通过实战提升了教师的项目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为其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
开拓提升,双高专业树标杆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提升为专业开拓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同时专业的进步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驱动力,两者同向同行。王恒心老师带领他的团队迎难而上,破专业发展之窠臼,率全省之先,在中职学校开设了物联网专业,促使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经历 “突围破冰求生存”“蓄能提升促发展”“辐射展望塑品牌”三次质变,在全国树立了新标杆。近年来,他们不断完善职业中专、中高职一体化、中本一体化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通人才培养立交桥,顺利完成了浙江省名专业、浙江省新兴专业、浙江省实训基地等20多项省市级职教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成功立项建设浙江省高水平专业。
王恒心致力于信息技术专业腾飞的努力仍没有停止。这种废寝忘食、兢兢业业的付出迎来了专业发展的新高峰——专业和团队建设成果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学校的关注。近年来,有几十所学校奔赴温职专进行物联网专业建设研讨与交流,他本人和团队教师也在全国各级会议中汇报专业和团队建设经验,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日报等媒体也对其进行专题报导,品牌示范效应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