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专题培训方案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及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发布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要求,助力各地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培训方案,整合社会力量,全面建立综合育人“教联体”,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拟组织专家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专题培训项目,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标

“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本培训以增进协同育人相关工作人员对“教联体”的准确理解,明确自身在建立“教联体”过程中的职责与任务,提升岗位胜任力、工作推进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和协同实践能力,推动各地组建立起“教联体”核心队伍,推进“教联体”工作常态化建设和持续深入优化发展为目标,旨在为各地全面建立协同育人“教联体”提供专业指导,助力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培训对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家庭教育工作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德育教师及各种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工作者。

三、培训形式和内容安排

本培训采用网络研修、集中面授和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开展。

(一)网络研修

本培训依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家庭教育服务平台(www.jkyjtjy.com)”组织实施,通过同步直播课、异步点播课、主题研讨、问题征集、研修总结等环节开展,共40学时。

1.异步点播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学员需完成必修课程内容,并结合个人实际需求完成选修课程学习任务。

必修课侧重“教联体”建设的政策引领与方向指导,围绕政策解读、实践探索与机制建设、理论指导、技术赋能设置课程,共15学时。

选修课侧重“教联体”建设的工作路径与落地实施,结合领导干部、教师等家庭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选修1结合领导干部及家庭教育相关负责人实际需求设置政策解读、理论指导、实践探索、队伍建设等模块;选修2结合教师等一线家庭教育工作人员需求设置政策解读、理论指导、养育指导、协同共育、专业发展等模块。参训学员须完成20学时。

2.同步直播课。邀请知名专家针对“教联体”工作推进的热点或学员提出的难点问题做1场专题直播,计2学时。

3.主题研讨。参训学员可结合培训感悟和工作实际经验,针对主题或专题开展线上研讨,通过交流讨论拓宽“教联体”工作开展思路。鼓励学员在线提出与“教联体”工作相关的现实问题和操作难点。参训学员可以对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解答,有效解答他人问题,计1学时。

4.问题征集。学员需结合培训主题及课程学习内容提交1个在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性或挑战性难题。

5.研修总结。参训学员结合本次培训的学习收获,提交“教联体工作开展实施方案”或“协同育人指导案例”一份,要求内容原创,计2学时

(二)集中面授

结合各地建立“教联体”的发展目标举措、各单位工作要求和具体培训对象,通过专家讲座、分组研讨、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面授。

1.专家讲座。邀请协同共育知名专家,对家庭教育指导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引领性讲解。

2.分组研讨。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协同共育案例解析,并分享在协同共育工作中的经验及困惑。

3.案例分析。针对家庭教育中的重难点问题,挑选典型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学员以小组形式在专家带领下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在案例分析中提升家庭教育个案指导水平。

4.模拟教学。学员自主设计开发协同共育活动或讲座课程,并进行模拟讲课,组织专家对学员进行点评指导,帮助学员在模拟教学中提升家庭教育群体指导能力。

集中面授主要依据委托单位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教学设计安排与组织实施。

(三)工作坊

1.小班化教学。工作坊以30人左右的小班进行教学,对学员进行前置筛选(报名需提交方案或案例),配备高水平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以及掌握教练技术的助教,确保学习能落到实处。

2.定制化设计。针对“教联体”建设重难点,结合学员撰写的“教联体工作开展实施方案”或“协同育人指导案例”,在2—3天的线下集中培训中,安排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使理念与工具、方法相结合,引导学员结成专业共同体,互学共进,带着更高水平、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在专家持续的跟踪辅导和学员彼此的支持中,推进“教联体”建设实践走向深入。

3.成果导向。将每个人产出有价值、高水平的“教联体”建设实践案例和研究报告作为工作坊的成果,在工作坊一开始即予以明确,持续赋能,确保目标得以实现。

四、培训时间及学时要求

1.网络研修周期为3个月,参训学员需完成40学时的学习任务,全年接受报名。

2.集中面授与工作坊时间依据实施情况而定。

五、考核评价

根据参训学员各项网络研修活动参与情况,秉承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网络研修

imgFile-dc2bb1bfe8ba0aa0e325f46deb92fae7.png

(二)集中面授

imgFile-9200c49c9302e0eb276465aca149799b.png    

(三)工作坊

经工作坊研讨和专家指导后,提交一份经过迭代改进的“教联体”建设实践案例或研究报告,达到合格水平。

六、组织管理及证书发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对参训学员和班级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统计学时、督促学习进度、考核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学员按规定完成全部培训环节,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发放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专题培训证书》(电子版)。证书统一编号,可以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公众号上查询。

七、培训费用标准

网络培训费用200元/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    

                                                                                                                                                                                                                                                             2025年2月15日   


中教培〔2025〕2号 关于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专题培训的通知.pdf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专题培训-报名回执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