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优势及特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80多年来,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具有长期开展农业农村干部培训的实践和传统,始终把涉农干部和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纳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规划建设。
1934年建校之初,学校就设置有附设高级职业学校和农村事务处,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村数育培训。早在1950年就开始举办全国劳模培训班,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展农业干部培训及涉外培训,1979年设立中央农业干部管理学院西北分院。1999年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校合并以来,先后建成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国妇联全国妇文培训基地、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西北分院、水利部西北培训中心、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有培训基地等国家级培训基地。特别是2014年4月,成功获批第14所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2004年被陕西省委确定为首批干部教有培训高校基地,与甘肃、内蒙、山东、青海等省区建立了稳定的干部培训合作。
近年来,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培训基本能力、管理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区域由中西部覆盖到全国,培训对象包括教育系统职业院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干部、渉农企业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新型职业农民等,年培训规模均达到13000人次。
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按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职成司、思政司的安排,举办全国涉农职业教育干部培训项目8期,全国涉农职业院校校长培训班、全国高校宣传部长研修班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系统干部培训重点班次10余期,2000余人参加了培训。同时还承办了上海农林职院师资培训、山西农广校校长培训、甘肃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等地方培训项目多期。培训班以新形势下现代教育发展战略为背景,紧扣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开设培训内容。采用专题讲授、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专题研讨、校长论坛、成果分享等“六元一体”的教学方法开展培训教学活动。培训效果得到了培训班学员、培训组织方以及教育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进入新时代,根据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新要求,学校按照管理机构专门化、管理队伍专职化、研究人员专业化、办学场地专用化全面买现办学转型,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农业农村干部学院和农民发展学院,与陕西省农业厅合作成立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训学院,还成立了农民教育发展研究所和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研究所,保证了教育培训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初步建成以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为特色、国内一流、在国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继续教育体系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始终坚持把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优势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培训强势,紧紧围绕国家关于“三农”的各项重大战略部暑,始终把培训质量作为“第一生命线”,不断更新培训理念,在培训项目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现场教学基地建立等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创造了“四步法”干部培训方案生成体系、“五元一体”培训教育教学法等经验,形成了需求调研“三个吃透”、教学“顶天立地”、管理“动态监控”、训后“跟踪服务”、突出现场教学等特色鲜明的培训模式,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打造出了闻名全国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品牌”,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干部教育培训效果受到中组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陕西省委省政府重要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